11月29日,在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阳光村中药材种植户程西兵家中,十几名工人将收获的白术根茎进行初步加工,去除杂质后打包装车,等待药材商上门收购。
“今年种植了30多亩,亩产有1300公斤至1500公斤,每公斤收购价在35元左右,产值约150万元。”程西兵告诉记者,今年是他种植白术的第三年,因为技术成熟、管理得当,加之气候条件较好,白术实现丰产丰收。
阳光村党委书记程建介绍,该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瞄准市场需求,通过村企合作模式,引进白术、板蓝根等品种,发展中药材种植,加速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。目前,阳光村种植中药材面积近500亩,同时探索建立中药材生产、加工、流通产业链,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。
“‘苦’药材种出了甜日子。我们认准了中药材种植这条路,准备继续引进收益高、效益好的中药材品种。”谈及未来,程建充满信心地说,该村“两委”通过考察固镇县菊花种植项目,准备探索中药材多元化种植模式。
“发展中药材产业,必须补齐仓储物流和产地加工等短板。”孙庙乡党委委员胡壮介绍,该乡谋划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冷库和中药材加工设备,开展储存、烘干等增值服务,更好地服务农户,通过拓展更多相关业务,提升中药材资源附加值,延长产业链。
中药材种得好、存得好,还要卖得好。“阳光村的电商直播间建好后,我们将组建专业电商团队,让中药材销售搭上互联网‘快车’,拓宽销售渠道,让更多农村居民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红利。”胡壮表示。
孙庙乡正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,按照“乡有主导产业、村有特色产业、户有致富项目”的发展格局,充分发挥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产业发展模式,培育壮大特色产业,推动中药材适度规模种植,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企业,助推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截至目前,该乡12个行政村中有11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60万元。